近日,华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煎烤器部安装了升级版金蝶K33.0有效计划管理体系,以后管理人员接到生产任务时,可以通过集团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即时根据订单安排委外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从而有效缩短企业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企业成本流转的压力。
像华裕这样持续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企业在我市比比皆是,很多企业尝到了信息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甜头,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最重要、最有效的环节。经过10多年的管理信息化探索积累,我市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管理之路,已由当初单一的模块化向完整的体系化转变,信息化管理覆盖到企业整个经营环节,使企业整体运作流程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助推我市工业企业向高度集成、高度分享、高度数字化的信息化管理迈进。
持续创新 升级求变
在我市工业企业刚刚接触ERP等信息化管理软件时,行业内曾经流传着一句话,“不上ERP是等死,上了ERP是找死”。但是在我市工业企业不断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我市工业企业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瓶颈的重要手段,为此不少企业负责人在我市相关部门两化深度融合政策引导下,逐步在企业运作流程中引进相关软件,积极探索管理手段。
早在2000年,华裕集团决策层就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对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第二年,华裕引进金蝶财务管理软件,首次尝到了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管理的便捷。之后,企业信息化管理逐步延伸到了企业采购、物流、工资考勤等环节。随着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独立使用的信息化管理模块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信息孤岛和信息重复,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2013年,华裕集团与慈溪某软件公司合作,引进当前金蝶软件最高版本,通过集成手段向华裕集团提供基础信息化应用平台,成功替换以前由多种软件组成的管理模块,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符合自己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新业务管控流程。目前,华裕集团已完成财务系统、物流系统等集成,下一步企业将整合完成公司物料BOM、工艺路线管理、全面订单管理、计划管理、生产排程和电子看板系统,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2013年6月份ERP建设主管部门由IT部门转移到财务部门,由该部门在企业日常生产中发现信息化建设的遗留问题后,优化各个业务流程,标志着先锋信息化建设进入各业务流程间重组优化的冲刺阶段,信息化建设逐步向由成本控制的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转变。
此时,先锋ERP信息化平台已涵盖企业工程研发管理、销售合同、订单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生管及物控管理等体系功能,建立了依据生产体系数据进行自动的批次实际成本核算、与采购系统数据自动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等内部流程。流程与流程之间的关节点是否达到无缝联合应用,成为企业ERP信息化平台运作的关键。
经过多次对关节点穿刺进行梳理后,先锋财务部门多次进行问题探讨,通过开发新功能、测试、解决、跟踪等手段,做到每个关节点的有效到位,最终达成所有应用功能模块无缝集成应用,有效提高了各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目前,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先锋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并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企业的实际运营之中。
数据集成 效益凸显
与慈溪绝大多数可形成大批量生产的产业不同,汇丽机电生产的铸件产品一直呈现多元化产品结构,企业历年开发的各类产品已达到3000多种。慈溪市汇丽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宇在谈到汇丽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时说:“作为我国铸件出口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主导产品80%左右为全球500强企业配套。而做世界500强企业的配套企业就要面对这些大企业严厉苛刻的质量要求、交货时间。这些著名企业给予的压力,促使汇丽不断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来缩小与国际一流制造企业之间的差距,为此,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深入和优化为企业实施战略转型、接轨国际一流企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飞龙集团搭建了一个协同办公的信息化平台后,做到财务业务一体化和管理信息的高度集成,使资金的核算更集中,加强了资金控制的力度,并通过制定资金计划实现资金预测,通过逐笔审核实现应收应付款控制管理等,集团公司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合并(汇总)报表、账簿、凭证,对子公司进行多维度财务对比。为了提高集团整体的运营办公效率,飞龙集团还建立一个灵活的可自定义模型的决策分析查询系统,满足企业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分析决策查询的需要。
奇迪的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仅仅在成品库存积压损失方面,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安全库存管理、库存调拨等科学的库存管理方法,降低库存积压资金占用。在ERP实施前成品库存总量为100万元,实施后降低库存40%,资金成本降低10%,即4万元;零配件库存实施前库存总量为200万元,实施后降低了65%。
持续完善 赢取未来
业内人士指出,在慈溪众多制造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企业仍在使用单独的软件管理模块,这种软件模块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作用也越来越小,这就迫切需要企业决策层像华裕集团一样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再升级,在原来基础上做到模块与模块、流程与流程之间的有效无缝对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整体优势,在当前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考验中迎来新一轮成长。
先锋电器财务部长车延超认为,人们对ERP软件普遍存在着一种误区,许多制造企业对这种软件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只要上ERP项目就可以解决企业一切管理问题。 ERP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关键在于ERP的上线实施能够基于企业实际需求进行量身定制,支撑点依然在于企业自身的管理内控水平,同时必须依托企业实际战略发展、管理要求、内部控制、工艺流程、文化理念、信息化人才梯队等情况进行持续优化。只有将企业的战略、文化、流程、制度逐步地装入到系统中去,ERP才具有灵魂和企业烙印,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管理工具。所以ERP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其成长历程也必将跟随企业本身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