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函复,慈东滨海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定名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实行现行省级经济开发区相关政策。
这是历史性转型的新节点。 10年磨一剑,从一个中小企业集聚区、县市级工业区到如今省级经济开发区,慈东滨海区见证了全市工业经济年总量由千亿向3千亿的巨变,抓住2011年9月战略调整大机遇转型大发展,成为慈溪最大的工业发展平台和增长极,主要经济指标中,工业产值和税收收入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较大(剔除杭州湾新区,占比近1/6),为慈溪投资总量及增速保持宁波第一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前8个月实现工业产值170亿元、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亿元。
这更是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社会化势不可挡,我市正处于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互促联动期,经济转型升级攻坚阶段。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慈东滨海区升格将致力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体制机制活力,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我市现代产业培育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市委市政府作出慈东片区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重大决策,必将进一步推进该区域协调发展。
十年三转型 打造千亿级海洋经济平台
慈东滨海区具有对接宁波区位交通优势和丰富滩涂资源优势,随着开发力度加大,环境优势也越来越大,十年转型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期:抢抓大桥经济新机遇,承接宁波都市圈产业辐射,与杭州湾新区错位发展。慈东工业集聚区2004年6月启动建设,主要为慈溪量大、点多、面广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7.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就是最好佐证。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 2006年5月成立了慈东工业区,组建了专门班子统筹规划,加快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社会事务管理。此后,吸引越来越多企业投资创业,至2010年底新区初具规模,落户企业200余家,年产值103亿元。
第三阶段战略调整期: 2011年8月随着杭州湾新区体制调整,以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区域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统筹谋划,适时作出《关于加快开发建设慈东滨海区的决定》并成立慈东滨海区管委会,开启了滨海区发展新的历史进程,确立了“千亿级海洋经济大平台、省内一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现代化滨海新城”新定位。
三年一飞跃。至今年8月,慈东滨海区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增长,目标进度符合预期,力争今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亿元、同比增长25.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200%、 185%和33%。
大项目集群 谋划省内一流工业示范园区
一个产业平台影响力和认同度在于招商引智中对大项目的吸引力和投资效率上。
今年来,园区招商迎来了重大突破机遇。海尔、丰树2个项目正式签约,海尔产业园项目用地1100亩,总投资30亿元,开发以水家电生产、电子商务以及现代物流为主的产业园;丰树产业园项目由世界500强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下属公司投资开发,用地350亩,总投资10亿元,通过工业地产模式打造先进装备汽配产业园。
海尔(慈溪)虚实网服务园项目模式是:家电+物流。一期物流分拨中心项目拟建4-5个标准物流仓,将全面覆盖宁波及周边城市物流配送业务;二期健康环境产业园项目与我市家电对接,产业定位以饮水净水、空气净化等为主。
丰树现代产业园模式是:高端装备和先进汽配产业制造+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 3大功能集于一体,目前已签约入驻企业5家,另有5家潜在客户还在洽谈中。该项目满额运营后营业额可达6.3亿元,每年能贡献6000万元税收。
这两大项目对我市家电、汽车配件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标杆性意义,诠释了新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化服务业并重,利用外资与境内投资并重”发展新模式。
新区转型升级核心是产业层次提升,关键要调整招商思路,招大商、招好商,吸引国内外品牌规模型、科技先导性行业领军企业集聚。
就在2011年8月新区战略调整后,大企业、大项目纷至沓来,据统计,累计引进项目33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出让土地4570亩。2013年以来,世界首条石墨烯生产线项目投产,投资4.2亿元的太平鸟公司辐射长三角的智能配送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全国最大冷镦机生产企业、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宁波思进机械高速冷镦成型机项目和宁波信远E导材料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或投产或开工,成功引进投资10.4亿元的大世界集团世界首条木纤维模压家具项目、年产值5亿元税收5500万元的公牛集团墙体开关项目、恒威集团汽配基地项目、向隆机械等速万向节项目等一批极具发展势头的优质项目。
高起点科学谋划,高质量协调推进,慈东滨海区是目前慈溪最大产业平台,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其中产业集聚区70平方公里,共分五期开发建设:
一、二期22平方公里自2004年启动开发以来已基本建成,现有落户企业315家、投产企业210家, 2013年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0余家,产业结构以慈溪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家电行业的公牛、奇帅,金属加工行业的展慈金属、中金铝业,化纤行业的江南、三泰、兴科,汽配行业锦艺、向隆等都是代表企业;近几年引进一批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机械装备行业以思进机械、欧意莱机械、马可机电、长荣酿造为代表,新材料行业以石墨烯、大世界新木材料、信远E导材料为代表。
三、四期20平方公里是近几年开发建设重点,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太平鸟配送中心已经投产;列入宁波市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大世界新木材料一期明年投产。
五期区块是园区远期发展储备空间,规划发展海洋装备及智慧产业。
高质量发展 产城融合型生态滨海新城
从中横线经方淞线转入慈东滨海区,映入眼帘的除了宽阔的马路,还有两边各30米的绿化带,乔木与灌木相互辉映,大片的绿色郁郁葱葱,为慈东滨海区打造了一个“绿色门户”。主干道、支干道绿树成荫,道路绿化率达到100%,企业周边也是绿荫成林。
被誉为慈东滨海区“绿色大氧吧”的伏龙湖,也是区内企业职工最佳的休闲娱乐场所。历时3年于2009年挖掘而成,设计用途为工业水源兼景观休闲。伏龙湖占地面积2535亩,水面面积1440亩,沿湖种植了香樟、广玉兰、银杏、女贞、水杉等几十种绿色植物,环湖景观绿化带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景观植物园,漫步其中,各区块自然连接,浑然一体。据了解,截至目前,伏龙景观湖沿湖已经完成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同时,镇龙浦、淡水泓、灵峰浦两侧的绿化以及北部区块道路绿化也在积极推进中,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慈东滨海区着重在道路及河道两侧绿化改造上下功夫,从园林向园艺发展、由绿化向景观延伸……
不仅“绿色生态”做加法,还善做“节能减排”减法。慈东滨海区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相结合、绿化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生态效益与工业效益相结合、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并重”的理念,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高筑准入“门槛”,注重“源头”控制,慈东滨海区不以环境来换经济,严格把关进入滨海区的企业。国家产业政策明令关停的,坚决淘汰;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坚决淘汰;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一票否决。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开展一系列节能降耗活动,指导区内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能源效率诊断、电平衡测试及节能降耗项目申报,区内企业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已成自觉行动。
宜居宜业生态环境,龙湖·香堤漫步项目有了好开端。由全国十强房产公司龙湖集团分三期开发建设,总投资20亿元,一期主要开发联排及高层住宅,总房源742套,目前已竣工交付,有配套服务商铺、幼儿园;二期主要开发商业综合体,计划明年6月份动工;三期主要开发高层住宅。
走过一个个转型大节点,站在新一轮发展新起点,慈东滨海区奋力走向省内一流的现代产业大平台,走进绿色生态的产城联动新时代!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