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从日本引进的优秀技术团队,经过百折不挠的克坚攻难,宁波宏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厚积薄发,自主研发的八字型双工位机器人焊接系统工作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行业,成为北京现代、天津一汽丰田、上海大众、韩国起亚等汽车制造企业的专用机器人供应商,机器人销量持续攀升。去年实现销售3000多万元,今年有望超过4000万元。
像宏志科技那样,我市一些民营企业抢赶工业领域的“机器换人”浪潮,主动转型发展,开拓智能装备产业,涌现了慈星股份、中大力德、汇丽机电、新思维机床、宏晟机械、江宸自动化、金凯机床、冠蓝机械等一大批细分领域领头雁,推动了我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1-7月,我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6.4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位居宁波市各县市区第一,产值名列第二。
“新常态,新思维,新突破”,市经信局有关人士认为,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正是我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务实之举。
我市工业机器人制造
生机盎然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计算机、电子、控制、传感器、人工智能等为一体的自动化装备,常用在焊接、装配、搬运、上料/卸料、铸造、冲压和喷漆等多个工种,在工业生产减员提质增效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刘易斯拐点”临近和人口红利减弱,“机器换人”热浪一浪高过一浪,机器人制造迎来生机勃勃的“大时代”。
我市一些民营企业凌波踏浪,有效对接资本与知本,在机器人制造领域大显身手。
宁波宏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1年3月公司成立后,一举收购了具有日资背景的某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引进由50多人组成,经验丰富的日本松下技术团队,高起点步入机器人制造行列。
董事长钱志鸿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宏志科技以振兴民族装备工业为己任,引智攻坚,已初露锋芒。”
据介绍,宏志科技通过与日本松下焊接系统株式会社、日本那智不二越株式会社等企业合作,建立了机器人技术应用中心,已成功研发、制造出机器人焊接系统、工厂自动化物流线设备,并与北京现代、天津一汽丰田、上海大众、韩国起亚等汽车制造商建立了紧密型供销关系。钱志鸿表示,企业不日搬入市新兴产业集聚区后,将开发更加适合长三角产业特色的机器人,力争在激光切割、打磨、搬运及量身定做个性化机器人应用系统等方面给工业企业带来福音。
宁波慈星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由慈星股份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经营范围为机器人整机销售、机器人集成技术开发及实施、机器人培训及售后服务等。其中埃夫特为合资公司提供性能优异的工业机器人,慈星股份根据自身能力提供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双方给予合资公司销售市场支持。这是慈星股份在投资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后,再度进军机器人产业链,重点开发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的焊接搬运、电子及小家电行业精装配、五金行业打磨等行业集成。
我市民营企业中大力德以做强民族“机械手”为目标,与央企南车集团、高校大连交通大学产、学、研合作,实施“机器人用高精度、高可靠性RV减速器批量化设计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已申报国家863计划。据介绍,关节机器人减速器也叫RV减速器(机械手),是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当今世界,这一核心技术主要由日本“帝人”、“住友”等控制,占全球70%市场份额,我国开发机器人的RV减速器一直依赖进口。项目组引进日方两位高端专家,一举攻克掌握了该项核心技术,于2011年开发成功了关节机器人减速器,去年被列入宁波市重大新产品。今年初,企业从日本引进国际一流的装备,还聘请日本一全球500强企业的电机工程师搞设计,其“机械手”所需齿轮、摆线、曲轴全部自主制造。
从卖机床到制造机器人,新思维(宁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与德国西门子、日本FANUC深度合作,在生产工业机器人自动化集成系统、桁架机器人、轴承装配自动线、自动料仓等智能大装备制造方面快速挺进。
汇丽机电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生产机器人本体,并实现了与跨国公司ABB、新松的机器人配套。
按照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市生产工业机器人整机企业将达到5家以上,年产工业机器人整机1000台以上。
系统集成引领智能装备“链式发展”
据了解,智能装备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器人及其系统集成其实是一种高端智能装备。
伴随着“机器换人”的加速,我市的智能装备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几年,无论是产销规模还是增速,都在宁波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不时涌现出一些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立足当地及周边地区工业生产现状,面向全国甚至世界,开发生产智能装备,助推工业企业减员提质增效。
位于市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宁波江宸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通过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市汽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横向合作和潜心研发,已成为高端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柔性设备制造、轴承自动化装配检测生产设备制造的领跑者。宁波更大集团有限公司采用该公司制造的轴承自动化装配检测流水线后,用工数量从原先的20名缩减至1名,并实现了自动输送、自我监控、在线报错,大大减少了产品缺陷,提升了效率。
作为外地来我市的创业典范,慈溪市宏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自2003年从广东搬入我市周巷镇后,瞄准小家电产业特色,专业从事自动化线束末端加工机械设备、非标自动化设备,制造的全自动端子机机系列、灯头自动装配机、自动剪铜丝上锡机、微电机配件自动装配机等产品深受海内外客户的信赖。
另外,宁波金凯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的数控机床、宁波冠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数码气流纺纱机、宁波永博机械制造公司的数控卧式滚齿机等等,都已具有一定声望。
记者注意到,我市诸多装备制造企业,虽然都有一定的优势和强项,有的甚至是细分行业的佼佼者,但从整体看,其产品只是整个智能装备系统的一个环节或一个部件,即使是整机,也还要与用户企业实际结合。于是,系统集成商自然成了智能装备“链式发展”中的龙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市一些民营装备制造企业,以制造工业机器人和高端装备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创新发展,致力成为系统集成商,为工业企业量身定做智能装备,进而推动工业生产提质增效。“新思维”是其中的典范。
“新思维”始建于1999年,专业从事国内外知名品牌机床的代理销售,是多家中国机械500强企业的一级代理商,旗下设有宁波、绍兴、永康、上虞、衢州等7家分公司。2000年,与银行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出设备按揭贷业务, 2007年又率先引入汽车“4S”服务理念,大大促进了销售业绩,已连续6年创下多个品牌机床销售冠军。
近两年,“新思维”不断转型,勇于创新,向着成为智能装备集成方案提供者的目标阔步前进。 2011年3月,“新思维”数控机床体验中心、服务中心建成并投用; 2012年,联手德国西门子、宁波工程学院及国内相关数控设备生产厂家成立了宁波新思维数控推广培训中心,推行“连机带人”、一条龙服务的营销模式; 2013年,新思维(宁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首台轴承自动线下线。从此,“新思维”成功实现了从专营生产设备向实业型、服务型的转型,通过流程再造,提供集成方案,实现增值服务。如今,“新思维”提供的全自动钻孔机、桁架机器人、圆锥滚子轴承全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等智能装备,被广泛应用于家电、轴承、汽配行业,深受用户好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系统集成企业引领“链式发展”是今后我国智能装备产业的大趋势。总经理陈振世表示,“新思维”将以制造机器人为新起点,集聚人才、资源、产品、营销优势,努力成为行业龙头,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智能装备实施方案。
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产、供、销紧密结合,售前、售中、售后一条龙服务,这正是我市众多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
浙江新思维机床有限公司从创业之初单一销售品牌机床起步,到如今发展成为集动态展示、服务外包、技术培训、学术交流、自主研发于一体的生产服务型企业,并在机床销售行业率先引入洗车“4S”服务理念,创造了国内首家机床“4S”品牌。图为员工在向客户介绍自主生产的机器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