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爬坡过坎、克难奋进的五年。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和产业结构艰难调整的双重压力,面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以“四个全面”战略为指引,全面深化改革,着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报今起开辟“精彩‘十二五’”专栏,展示五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报讯 “十二五”时期,全市工业经济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攻坚期的战略定位,正实现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创新转型,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成为主旋律。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口,顺应“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这五年,全市工业经济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淘汰提升落后产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
以主要经济数据见证这一历程,全市工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272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246亿元,年均增长6%,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536亿元增长到1914亿元,年均增长7.6%,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64亿元增长到348亿元,年均增长9.6%;全市规上企业利润从54.7亿元增长到74.5亿元,年均增长10.8%;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由2010年21.7%提高到2014年的42.4%,提升20.7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幅度超过40%,其中,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4.7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21.05%提高到39.69%。2014年,工业经济贡献了全市52.5%的GDP,60%左右的财政收入。
全球视野找定位,区域比较找优势。这五年,全市工业经济产业结构模式正实现由“4+4”向“3+3”的转型升级,即传统产业由家用电器、轻纺化纤、汽车零部件、轴承向智能家电、高端机械基础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方向提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原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优化聚焦为当今的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
这种转型升级的空间平台集中体现在新兴产业集群区的强劲崛起和标杆领跑上。挥写慈溪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新篇章,创造省内同类开发区的发展速度奇迹,四年多来,从2011年4月园区正式成立、2012年7月首批7个系列产业项目集体开工、2013年9月成为宁波高新区首批分园、2013年12月开园首批项目投产,去年迎来初产期,继初步形成慈兴、江宸、宏志、中大为主导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聚集区的智能装备新板块后,今年继续在高端制造业上有所突破,以新能源汽车项目、高端汽车项目为抓手,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或技术优势企业落户,形成新能源及高端汽车配件产业聚集区。
老引擎持续弱化,新引擎强势形成,“两慈”企业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拥有发展话语权。
沿着“企业全球化,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的轨迹,慈兴集团经过前后8次产品升级改造,“转”入新的产业层次,现在生产高档汽车专用轴承和机器人用柔性轴承,目前高档汽车专用轴承与国际一线品牌同质同价;机器人用柔性轴承将使我国最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达到国际水准先进水平,提升中国整体工业智能机器人制造业国际水准。
上市公司转型,独具融资平台优势, 今年来,慈星股份整合国际国内技术、人才、市场等多种资源,跨界转型发展,由电脑针织横机向工业机器人直至服务机器人延伸拓展,聚焦到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经济和先进制造高端装备领域,打造人工智能引擎和服务机器人小镇,力争在“智能制造”领域再创神奇。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在“风云激荡,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面前,以品牌经营、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为先导,全面夯实转型升级各项基础,成为慈溪工业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重要砝码。
品牌创造增长,品牌赢得效益,品牌引领市场,品牌经济看家电产业群。慈溪家电品牌“五朵金花”实至名归,方太、公牛数一数二,在2015甬商大会暨宁波品牌百强榜上,方太集团以168.5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第一,公牛集团以70.6亿元名列14,这两家企业排名慈溪企业前两名,都是国内同行第一品牌;此外,沁园、先锋、韩电也一起入围。
慈溪本土制造企业年销售超越50亿规模由方太集团书写,今年1月18日是方太20年的生日,带着最新销售税收收入、自主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投入三张骄人的成绩单,方太集团自豪地跨入了新一个创业创牌轮回。
公牛作为国内插座行业第一品牌,2010年至2014年,以两年翻番的速度高速成长,今年前10个月销售同比增长23%,主导产品插座国内市场占有率40%,超过该行业2-10名总销售;新的增长点墙壁开关通过短短六七年努力,2014年度进入行业前三甲,今年有望一跃成为国内行业第一。
强者愈强的竞争规律正从个体企业向产业集群转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链竞争已成为区域行业竞争的关键所在。8年前全世界电熨斗以中国为主要制造基地,周巷占据半壁江山,如今,依托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全球电熨斗“周巷独造”成基本定局,以卓力、凯波为代表的慈溪电熨斗制造集团军唱起市场“独角戏”。
为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强化以应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在新兴产业发展、高端创新资源布局、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等方面成效明显:高端创新平台实现突破,成功引进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中科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两大创新平台;企业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截至2014年底,全市企业设有各级研发机构543家,列全省县(市)区首位;2014年慈溪市获授权专利7867件,位居全省县(市)区第3位;有3家企业入选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占全省总数的1/5;宁波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累计达62家,总数位居宁波县(市)区前列。
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引领新篇,激发“二次创业”激情,激活创新智慧。 在今年10月31日第二届光荣浙商及首届创客大会六大榜单颁奖公告中,慈溪市获得“十大创客之城”荣誉。目前慈溪各实体创业空间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入驻创业者5000余人。截至目前,慈溪人才总量达到20.7万人,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人,上林英才实质性落户领军人才项目65个。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