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赊账,资金回笼困难;合作企业突然倒闭,跨国官司不易打……“海外坏账”一直以来是出口家电企业的噩梦。今年慈溪不少家电企业因海外政局动荡,对于“海外坏账”体会尤其深刻。
记者从市招商局获悉,今年前11个月,中国信保余慈办事处累计受理和处理我市企业报损案件136起,同比增长34%,报损总额超过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累计赔付金额5200万元人民币,累计帮企业追回扩宽8400万元人民币。
拿什么拯救企业的“海外坏账”?12月17日,中国信保余慈办事处请来总部专家,针对出口型家电企业,进行家电行业风险和国别风险的深度解读,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建议。
洋买家赊账成主因
据中国信保余慈办事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初以来,我市出口信用保险的案件量呈上升态势。前11个月,新增报损案件136起,其中买方赊账依然是最主要的风险,占总案件数的72.8%。
“除了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外,结算方式有时也决定了交易成败。”市招商局外贸科工作人员分析,近年来,受外贸出口市场萎靡和同行竞争影响,目前不少外贸企业开始采用赊账等方式,加大了资金回笼难度。
从报损地区分析,新兴市场、欧洲成案件高发区域。因汇率波动和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新兴市场风险在2015年凸显,报损金额明显上升,1-11月,新兴市场报损金额约1.18亿人民币,占比高达56%。新兴市场主要以俄罗斯、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巴西、阿根廷和埃及较为突出。前11个月,欧洲报损金额约8620万人民币,占比40.9%;相对来说,北美的案件发生率比较低,但案件金额不小。据统计,北美案件数约占6.6%,金额约占15.5%。
这些风险多加小心
面对不断上升的国际贸易风险,出口家电企业如何避免“搁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下几类风险,企业要尤为警惕。
“合作时间长,关系良好。但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这些昔日优质的买家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中国信保总部贸易险承保部行业处专家王雨琪忠告家电企业,国外大公司破产是造成“海外坏账”的一大原因,因此,出口企业要时刻保持警惕,在货物出口后且没有收到货款前,都存在不确定的收汇风险,不能盲目依靠经验判断。
“国际经济持续低迷,今年出现国外买家破产风险抬头迹象,出口企业要给予充分重视。”王雨琪建议说,企业在交易过程中,要对买家进行阶段性风险评估,即便与国外老买家、大客户做生意,也得多留个心眼。
“另外,信用证也不一定靠谱。”市招商局外贸科工作人员解释,虽然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支付方式,但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某些特定地区,开证行拖欠案件也会发生。“像在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一些发展中国家,银行操作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王雨琪提到做这些国家的信用证结算时,企业要挑选信用好的银行。
出口信保继续护航
面对不断上升的贸易风险,中国信保余慈办事处积极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从事前预警、事中跟踪和事后理赔三方面帮助企业防御风险、减少损失,保障企业持续稳定经营。“面对当前外贸形势,我们坚持积极发挥政策性作用及专业优势。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投保力度,加快案件的赔付速度,尤其是帮助慈溪年贸易额500万美金以下小微外贸企业。”中国信保余慈办事处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我市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家电企业出口13亿美元,覆盖面近40%,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全市每平均2.5美元的一般贸易出口中,就有近1美元得到了中国信保的风险保障。其中,1-11月份,中国信保支持我市家电企业出口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8.64%,累计向家电出口企业支付赔款2463.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33%。
韩电电器王建明营销总监说,该企业在奥地利客户今年下半年,突然宣布进入破产保护,未收汇金额80多万美元,让企业措手不及。“幸亏企业自2009年开始就投保了信用保险,确保货款有保障。”王建明说,除了风险保障,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尤其开拓新兴市场,出口信用保险在支持企业出口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外贸出口风险陡增,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家电行业出口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中国信保余慈办事处宓孟挺处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市大型的家电企业基本都已与中国信保开展了全面合作。同时,中国信保还将通过集中优势资源,细化了对家电企业的服务,通过从风险咨询、信息跟踪、资源评估到应收账款管理、可损介入、绿色理赔和协助追偿一条龙式的快速响应机制,全方位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需求。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