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需要资本作为支持,创新也离不开资本作后盾。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联合沁园、慈星等民企设立“蓝海基金”“甬潮创投”和“极地熔岩上林基金”等民间风投创投基金,目前总规模已经达到8.1亿元,预计可撬动全社会创新资本投入120亿元以上。
在一个个好项目的背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可能就是有前瞻性的资本投入。富有创业创新传统的慈溪民营企业家,以敢于创新的精神推进“资本创新”,尝试建立风投、创投、天使基金等,实现了“智本”与资本的完美联姻。
2015年9月份,由10多位慈溪企业家共同投资,采用众筹模式在我市注册成立“极地熔岩上林基金”。该基金主动对接“上林英才”计划,其孵化的首个项目——智能仓储设备制造项目,积极服务慈溪区域和周边企业,发挥了“四两拨千金”的作用。慈溪本土企业家叶建荣创办的甬潮创投公司,瞄准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已累计投资多个项目。
着力打造创业新空间,营造创新好环境,吸引风投创投资本进入相关产业。2015年以来,我市依托家电、轴承、汽配等10余个国内领先制造产业集群,引进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中科院慈溪医工所等两大创新平台,打造科研、孵化、试产和应用“四级”创新支撑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众创空间”12.4万平方米。
让民间资本更有“用武之地”,获得更大效益。通过“腾笼换鸟”,整合全市126处工业园区闲置土地和旧厂房,实施房租减免、物业补贴和贷款利息补助政策,打造12家区域性“创新服务联盟”,涵盖创业辅导、金融支持、测试检验、知识产权等18项创新服务,使得创业资本没有后顾之忧。加快社会资本集聚创新创业,政府部门没有缺位。
2015年,我市安排320万元与宁波市科技局、相关金融机构按照4:5:4比例建立了总金额1040万元的科技信贷风险池,并制订出台《慈溪市科技信贷代偿补偿暂行办法》,推动相关金融机构按照风险池资金放大10倍额度面向企业授信,着力破解创新创业融资难问题。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