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层次不高,龙头企业缺乏,创新资源不足……过去五年,慈溪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步显现,今后五年慈溪工业将如何“破局”?
“抓住‘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机遇,以打造互联网工业强市为目标,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发展调整中提升为主线,搭建技术、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通过凝聚慈溪智造共识,推动企业组织变革、提升开放带动水平、引导产业跨界融合,重塑新常态下慈溪工业转型升级新动力。”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龚激红表示,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是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融合化。
工业是慈溪最大的根基、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希望。“这五年里,我市将加速构建‘3+3’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并重点建设六大工程。”龚激红说,五年内,通过运用“四新”经济、“互联网+”等发展理念激发产业活力,全力构建以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家电、高端机械基础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和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为主体的“3+3”现代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我市将着力优化工业发展布局。一方面加快滨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巷镇北工业园区和观海卫智能家电集聚区四大工业平台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平台能级;另一方面,将谋划建设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加快打造产业类特色小镇。
龚激红表示,今后五年,我市将系统实施工业创新驱动工程、“互联网+工业”引领工程、工业投资促进工程、产业组织优化提升工程、开放融合带动工程和绿色制造接力工程,努力打造长三角南翼互联网工业先行区和“中国质造”标杆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