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出台《慈溪市互联网工业强市建设三年(2016-2018)行动方案》,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打造互联网工业强市和智能制造基地。
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经济运行背后是我市在工业经济方面的多措并举:立足原有的制造优势产业与品牌基础,我市正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以互联网工业为抓手和突破口,作为慈溪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互联网”新兴产业则是拉动工业升级发展的新生力量。
打造“慈溪智造”新优势。2016-2018年期间,我市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创新。梯次实施改造200条以上自动化生产线,树立数字车间样本10个以上,打造智能工厂2个以上,实现全市本机规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2.56万元/人以上;新兴产业以智能装备、智能家电和新一代信息产业为重点,打造互联网工业强市和智能制造基地。
据悉,我市未来3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为此,我市将进一步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省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两化”融合、“互联网+”、一二三产业联动为手段,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个性化定制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打造“中国制造2025”“慈溪智造”的新优势。
近年来,智能装备、智能家电、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我市实现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0.66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9.4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5.3%和37.6%。而在未来三年期间,我市将推动63家企业在互联网工业方面进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嵌入式软件为核心的大智能装备、智能家电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产业链集聚协同创新,提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重。深化质量强市和品牌建设,实施“标准化+”战略,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慈溪标准”。
另外,我市未来3年将大力培育壮大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前沿导向和超前布局,以重大项目、骨干企业和产业集聚区为主体,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后发优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着力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新的支柱产业。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