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已日益成为提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科技强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都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
作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部门,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在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引导企业申报驰名知名商标、打击商标侵权行为、提升商标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将“创建品牌、发展品牌、经营品牌、保护品牌”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立足本地产业特点,不断完善政策、服务、维权、助农等多项工作机制,稳步走好品牌建设的“贴牌到创牌、创牌到强牌、强牌到护牌”三大步,力促经济转型升级。
多年来,我市商标创牌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13件,累计被认定的省著名商标83件,宁波市知名商标187件,慈溪市知名商标262件,商标创建总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有浙江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个,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1个。
贴牌到创牌
没有商标,没有品牌,意味着只能“为他人做嫁衣裳”。以往,我市贴牌企业较多,很少关注自身品牌问题,经常面临“无牌”、“少牌”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含金量”的工作目标,把“品牌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出台实施多项品牌奖励政策,加大对品牌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把品牌建设列入对镇(街道)的考核,充分调动各镇(街道)发展品牌经济的积极性,合力全面推进企业品牌建设。
除了政策引导外,我市还积极搭好建设平台,为企业提供创牌指导。目前,我市已构建基层商标服务网络,在重点镇(街道)建立了17个品牌工作指导站,实行“六书一册”指导制度,并细化指导内容和培育方向。至今,全市已有省级、宁波市级各类品牌工作指导站11家,有效为全市企业创牌提供系列指导。
此外,我市还促使全市企业树立创牌意识,让产品“无牌成有牌,有牌创品牌”,实现企业创牌数量由“少”到“多”转变。针对辖区内块状经济的分布情况,我市将轴承、火花塞、家用电器、打火机、针织服装等行业作为商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教育引导企业规范竞争行为、注册自己的商标,使企业走质量与品牌之路。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注册商标31504件,商标注册数量位居宁波市第一,全省第五,其中农产品注册商标1662件、服务商标1769件、国际注册商标1208件。
创牌到强牌
我市的商标品牌特色与区域经济结构、行业、产业、产品模式相关联。近年来,全市的商标注册数量多、商标注册门类多,而有影响力大的商标品牌数量少、绝对占据行业领先的数量少,另外,商标闲置现象普遍。同时,隐形冠军多、行业门类偏小,商标品牌行业地位很高,但与门类所处的行业背景而言,行业门类较小,门类中的提升空间逐步变小。此外,产品的品质普遍较好,性价比突出,但差异性不足,科技附加值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为实现商标由“多”向“强”的质量转变,我市进一步强化服务、健全强牌机制,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商标品牌,建立四级品牌培育库机制,及时更新培育库企业,完善重点企业定向“个性化”指导制度,帮助企业制订商标品牌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开展规范品牌建设。同时,扎实推进“商标助农服务”,组建红盾助农服务队,帮助农业企业创牌强牌。
2012年,我市出台了全省县市级首个商标品牌竞争力评估报告,它为企业做大做强商标品牌指明了方向。期间,市市场监管局通过举办展览、印制《慈溪商标》杂志,开展商标法网络知识竞赛、组织企业参加甬港论坛、外出考察等形式,努力提高全社会及相关企业强牌意识,引导企业通过提升质量、完善售后服务和创新科技做大做强商标。
强牌到护牌
为创新护牌模式,市市场监管局摈弃以往针对单个目标打击的传统打假方式,从行业整治和地区治理角度出发,导入并坚持实施“议题管理”模式,事先对重点行业商标假冒侵权问题进行确认、分析、评估,并对这些问题的发展趋势加以必要的干预,引导舆论,控制行为,构建机制,有力改善了当地行业性知识产权保护面貌,构建行业性商标专用权保护长效机制。譬如,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突出问题,将家用电器、网络配件、服装、轴承等商品作为“议题管理”目标进行重点监管。
同时,充分利用12315等举报维权平台,建立了维权护企联系制度,加强对区域重点品牌的保护,开通维权绿色通道,广泛接受涉及辖区品牌纠纷及侵权行为的咨询、投诉及举报,协助企业打假维权,形成护牌合力。
市市场监管局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作为商标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重点打击“傍名牌”、假冒伪劣等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商标持有人权益。据统计,2015年以来,共出动执法检查2500余次,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经营主体20000余户,检查各类批发、零售、农贸市场200余个(次),整治重点区域100余个(次),查处各类商标侵权案122件,案值512.26万元,罚没金额205.95万元,没收侵权物品、标识826794件,移送案件5件。
为从源头上防范商标使用不当、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积极探索通过推行商标印制企业信用监管来规范生产企业商标使用的新型行政指导方式。经过几年的努力,商标印制企业的自律意识大幅提升,印制行为更趋规范,信用等级较往年有极大提高。
相关链接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它是由我国和阿尔及利亚在199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4届成员国大会上共同提出,经2000年结束的第35届成员国大会上通过的。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