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结束的慈溪市第十届自主创新科技合作交流会上,我市600家企业进场参加并达成合作意向40余项,为下一步的全市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
一手抓合作引“高智”,一手抓服务育专利。近年来,我市“外引”与“内育”有机结合,一方面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吸引更多一流成果落户慈溪,在合作企业中“开花结果”;另一方面立足自主创新动力激发,引导企业以专利申报为抓手,以一流服务实现专利大市向专利强市的转变。通过“内引外育”双向作用,不断提升区域创新力。
攀科技研发“高亲”,促慈溪创新发展。在一年一度的自主创新科技合作交流会上,我市邀请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宁波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10所院校的20余名专家参会,展览展示科技成果105项。同时,现场举办“新材料领域”“智能机器人领域”两场科技成果推介会,邀请参会专家现场推介科技成果11项。
创新“引智”平台载体,做到引人与引智并重。前不久,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慈溪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中心被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金属材料分会授予“植入材料与器械专业委员会”牌子,并设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金属材料分会慈溪市服务站”,这是我市首次成立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以及学会服务站。该委员会及服务站的引进成立,将明确慈溪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中心的地位,通过表面成分和结构优化,获得兼具成骨与抗菌效应的牙种植体器械。同时,开展和推进其他植入材料与器械的产业化相关研究,进一步带动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专利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积极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我市启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加大宣传辅导力度,培育企业知识产权内审人员,进一步强化我市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综合能力,为企业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打造核心动力。截至去年底,我市已获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10家,共有228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取得内审员证书。这些将为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专利服务支撑。 随着企业创新意识的持续增强,对专利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示范企业及初创型企业,亟需一批懂行、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为此,我市连续几年开展专利管理工程师培训,累计为企业培养“专利明白人”440人,有效提高了企业专利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水平,为慈溪专利申请数量、质量与转化效果并进提供了专业人才保障。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