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这意味着全国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宁波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将探索新常态下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发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引领作用。我市必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历史机遇,聚焦制造业提质增效这一核心,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推动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实现慈溪经济“二次腾飞”。本报今起推出“中国制造2025”慈溪智造在路上专栏,报道一批高精尖企业由传统制造迈向智造与创造的探索和创新。
今年6月,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注资上亿元打造的全球首个毛衫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平台,列入国家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最近,公司HP2-52C全电脑针织横机又通过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示。
短短几个月收获两顶“国字号”桂冠,创新引领中国针织智能装备勇立世界一流。这是慈星股份近四年顺应“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转型升级的丰硕成果,也是企业17年来践行“掌握核心科技,引领行业发展”的创业创新经营理念的“二次腾飞”。
抢抓“机器换人”第一波,慈星股份从2003年就开始从事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的研发和生产,通过5年多的努力,一跃成为国内智能针织装备的龙头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2009年国产电脑针织横机的销售数量首次超过进口,行业销量从2008年的不到2万台快速增长至2011年的10多万台。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左右,远超另外两大全球品牌。
“方向对了,路就不远。”这是慈星股份董事长孙平范四年前带领企业由电脑针织横机向针织智能制造产品、平台、工业机器人直至服务机器人延伸拓展时的名言,企业聚焦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经济和先进制造高端装备领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引擎。
不忘初心,在中国针织装备领域做专做精做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2013年,被誉为“针织服饰的3D打印机”的慈星HP2-52C全电脑针织横机研发成功,打破了发达国家技术垄断,被列入科技部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全面实现了新型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的国产化,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2007年开始,电脑针织横机销量连续8年位居行业第一。同时,定位高端智能针织装备的研究和生产,首期开发的全自动电脑熨烫机目前已小批量上市。
实现从产品到平台升级,慈星毛衫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平台,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已逐步走向成熟,这个平台的核心环节是智能化样板工厂。如今,客户只要登陆这个“织可穿”云制造平台,挑选由多位优秀毛衫设计师设计的款式,并在网站上下达订单,智能化样板工厂就立即用智能制版系统生成上机文件,由慈星电脑横机织片、慈星自动缝合系统自动缝合、智能化熨烫成型……从平台选样下订单到送到客户手中7天时间就能完成,而且价格低于市场同款同质零售价。
两轮驱动,跨界整合资源,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慈星机器人公司将自己定位为“掌握核心技术的系统集成商”。今年重点瞄准纺织行业自动化、三C行业组装、柔性制造等行业,面向珠三角、长三角客户拓市,预计销售额将达1亿元。另一方面,公司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与全球一流高手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今年4月9日,慈星股份携手杭州阿优文化共同发布了阿U兔智和阿U幻境两款服务机器人产品,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响。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