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有2家慈溪企业出现在获奖名单中:宁波健信、浙江亿日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慈溪作为民营经济发展大市,素有创业创新的优良传统。与宁波健信、浙江亿日一样,慈溪企业牢牢把握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获得“国字号”科技奖的总数已名列全国县级市前茅。
实体经济是慈溪发展之基;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去年,市委作出了《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决定》,广泛凝聚“工业立市、实业兴市”的发展共识,要求到2021年,实体经济规模和效益明显提升,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国县级城市第一方阵前列。这个目标符合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判断: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一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慈溪经济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预计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5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66亿元,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亿元,增长12%;自营出口636.7亿元,增长10%。
当然,我们要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发展速度上,更要看发展效益和效率,创新驱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素质提升,慈溪经济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一年来,最令人自豪的是经济发展创近几年最好水平。”市委书记高庆丰在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实现了经济发展增速明显回升、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去年,在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中保持全省第二,在全国工业强县市和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均居第五。
创新驱动离不开强大创新平台载体支撑。过去一年,我市的中科院系统两大平台和智慧谷建设积极推进,与深圳创新设计研究合作共建小家电设计研究院,全市新增企业研究院3家,立项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2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在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推动下,慈溪制造业正重新焕发生机,全市规上增加值增长10%,2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十分契合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的发展目标。顺应市场和消费者新形势、新要求,慈溪制造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中国制造2025”慈溪行动纲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政策,把发展智能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
高质量发展,是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慈星“智造+服务”两翼齐飞实现华丽转身;新海打火机进军医疗健康产业;兆晶股份致力非晶材料,打开绿色产业新空间;宁波健信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斩获全球多个订单;东旭成光学薄膜成为“单项冠军”……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牢牢把握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机遇,慈溪企业正在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高质量发展,也是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招商引智是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动力。我市通过制订实施大招商10条意见,成功引进了葛洲坝展慈新材料、正大集团电子商务总部等一批优质项目,宁波(中东欧)邮政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园、正大农牧业特种运输车辆制造等项目落地建设。同时,引进中科院院士1名,新增“国千”“省千”人才8名,入选“3315计划”项目10个。
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服务保障环境。我市成立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全年预计为企业降本减负36亿元。通过实施“凤凰行动”慈溪计划、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三年行动计划,以及龙头企业、高成长企业、单项(隐形)冠军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全市市场主体突破15万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推动企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由强变优,不断提升企业转型升级水平和效益效率质量。
对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慈溪经济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困难和短板。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要求:以更高的目标站位、更新的发展思路、更有力的发展举措,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