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慈溪外经贸[请登录][免费注册] English

2022年经贸形势报告会召开 聚焦稳增长、提信心、促转型

来源:财经网 时间:2022-04-25 00:00:00

4月23日,“2022年经贸形势报告会”在京召开,会议由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主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邵新宇,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道树,分别就“稳中求进”的宏观政策、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等作专题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表示,无论从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发展还是特殊社会条件看,“稳”都是防范风险和当前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以稳求进,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进”良性互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落实“稳”?赵辰昕称,要保持战略定力,有效应对国内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以及外部不确定性和挑战。具体来看,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要稳住市场主体预期,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要稳定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精准防控,稳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他强调,积极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注重精准和可持续,保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着力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此外,要注意加强政策的统筹和协调。

谈到求“进”,赵辰昕指出,首先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一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二是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体系,三是加快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是加快建设引领性信息基础设施,五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六是加快推进科技体制的改革。

其次,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加快推进激发市场活力改革落实落地。二是加快推进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改革落实落地。三是加快推进稳增长、扩内需改革落实落地。

再次,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调整产品和能源结构。一是推动能源革命,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二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三是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四是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最后,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是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风险防控的前瞻性;二是聚焦体制机制建设,提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三是压实各方责任,发挥工作合力。

“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开局平稳,表现在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制造业占比实现回升;新动能持续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投资稳步回升,高技术产业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值得关注的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

但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冲击明显、供给侧约束持续显现、市场需求回升面临制约、中小企业仍面临较多困难。辛国斌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力抓六个方面,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着力推动工业稳增长政策落地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推动已出台的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的实施方案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的落地见效。针对新一轮疫情冲击,加强政策储备。

二是着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针对汽车行业供应链不畅,组建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加强部省协同和跨区域协调,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加大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继续实施汽车芯片供应链行动,提升芯片供给能力,推进龙头企业强链补链。同时,做好医疗物资保供工作。

三是着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对制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技术实施专项攻关,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积聚。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加强应用牵引。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进一步研究支持集群发展的针对性举措,加快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着力培育优质企业群体。培育优质企业做大做优,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跨地区兼并和强强联合。全力为中小企业发展纾困解难,着力推动落实已出台的助企惠企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帮扶中小企业的进一步举措。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企业在擅长领域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五是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化转型配套标准体系,稳妥推动工业企业业务流程和设备云上平台,再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工厂。加快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布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导向目录,启动一批改造升级项目。加强新型信息基础建设和融合应用,适度超前布局建设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

六是着力营造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环境。继续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加大增值税退税政策力度,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向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倾斜。强化制造业人才供给保障。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鼓励国内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创新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邵新宇认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面对当前经济“三重压力”、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创新竞争,企业创新都是必经之路。

目前,通过国家主导出台了税收优惠、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等系列惠企政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也积极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企业创新仍有不足,企业原创力、主导力、吸引力、控制力、组织力等能力仍需进步。”邵新宇直言。

他提出,要强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如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科技创新等;强调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具体包括强化税收优惠,加大对企业创新金融支持,完善企业创新市场环境等;以及发挥企业家作用。

邵新宇还称,科学技术部将持续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强化系统设计和战略力量、改革体制机制、优化创新服务、完善政策环境、强化融通创新和资源集聚等政策措施更好地推动企业创新。

下一步,科学技术部要加强系统设计,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体系,全面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企业在“三新一高”中的引领作用,邵新宇表示。

具体来看,要强化系统设计,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企业承担项目机制,支持企业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战略力量,加大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体制改革,支持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的环境;完善政策环境,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重要的创新发源地;强化资源,推进产学研用和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近年来,国家在税费方面出台了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些政策正在落地见效,进一步振奋工业经济运行。”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道树称,“十三五”以来,工业经济新增减税降费超过3万亿元,占全部新增减税降费总规模超过36%,有力的支持了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升。

王道树指出,从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角度来看,企业综合成本有所上升,盈利空间也在缩小。从就业和稳岗角度来看,工业企业招人难,留人难问题突出。面对这样的形势,国家出台了新的组合式税费实施政策。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重大举措和有力支撑。”王道树说,政策远近兼顾,结合当期调控和长远谋划;多管齐下,退税缓税与减税降费结合;未雨绸缪,减税降费与地方财力保障结合;统筹施策,政策组合与营商环境相结合,为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提供良机。

他还介绍,国家税务总局聚焦小微企业、重点行业和基础产业,实施了以退、缓、减、免、扣等不同方式的21类政策,支持了工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未来,国家税务总局还将全力以赴确保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落细,通过加强政策推广力度、健全便民退税机制和方案、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和执法监管力度等,全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王道树表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