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决扛起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新使命,以“大腾挪、大整治、大提升”牵引制造业发展大变革,以传统块状经济和村镇工业集聚区“两项整治”为重要突破口,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一以贯之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产业质效重振、产业空间重塑、产业格局重构”的新路子,获评2022年度省政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稳企业强主体督查激励和省“亩均论英雄”工作先进集体,夺得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
我市2020年成为全省首个GDP突破2000亿元的县市,2022年入选Ⅱ型大城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把“工业立市、创新强市”作为首位战略,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推动慈溪制造向质造、智造、创造转型。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大而不强”、“多而不强”、发展质效不高等“成长的烦恼”,狠下决心要打破瓶瓶罐罐,重构产业空间,重塑经济优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致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选准突破口,强化顶层设计,走在改革前列。2022年市政府出台《慈溪市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建立“1+4+8+18”方案体系;2023年,围绕传统块状经济、村镇工业集聚区“两项整治”,出台《慈溪市“腾笼换鸟”空间腾换产业提质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全市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暨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攻坚行动现场会,建立产业提质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季度晾晒排名通报,压实各地空间腾换产业提质工作责任。
目前,已形成“一张蓝图聚空间”“一个平台显场景”的线上线下管控新格局。编制慈溪市工业集聚区专项规划,强化与我市国空规划、“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宁波工业集聚区专项规划的协同,围绕市级三大平台(前湾慈溪片区+滨海经济开发区+智能家电高新区),对74个现状工业区块重新梳理整合,构筑“2.5个战略产业园+10个优势产业社区”工业集聚区空间体系。强化项目入园管控,确保新增用地项目进入工业控制线内并向“2070”尤其是“20”集聚。今年新供工业“标准地”项目45个,用地1650亩,计划总投资69.5亿元,入驻战略产业园面积比率达78%。同时,构建全市工业数字化整治综合平台。实现工业地图V1.0正式运行,以21498家企业数据、8864宗用地数据以及“亩均论英雄”数据库为基础,整合安全、环保、供电、科技、商务等部门数据,从企业、产业、区块多个维度展现慈溪市工业发展的现状,构建服务于慈溪市工业生产、治理、监测等具体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平台。
规划引领,政策赋能,聚焦“三项改革”。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2022年率先出台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对项目准入、不动产登记、转让等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闭环监管,存量增量一起抓,重塑工业用地配置新机制。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迭代升级亩均效益评价办法4.0版,全面排查各宗地土地权属、出租、“一地多企”、“一企多地”等情况,提升评价结果精准度和实效性,形成了“亩均评价摸清底数+高耗低效整治提升+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亩均领跑对标赶超+工业产业地图服务平台+产业治理业绩晾晒”的综合推进体系,今年1-9月,市级规上亩均税收同比增长达20.9%。今年又率先出台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十条”改革新政,对全市74个现状工业区块按照“保留提升、更新转型、腾挪退出”三种类型实施分类、分阶段整治提升,探索形成国资重建法、村级共富法、规划带动法等八种改造提升办法。去年以来实施改造提升老旧工业区块24个,累计拆除面积59万平方米,新建面积17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低效用地5821亩。
激荡新动能,“腾”出产业空间,产业治理创新提质增效。重拳整治服装、拖鞋、减压阀等重点传统块状行业,去年以来,累计整治提升高耗低效等“三类企业”4579家,新进规上企业204家,均居宁波首位。10家企业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小巨人”企业,42家企业列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66家,创建星级绿色工厂201家、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家、国家级绿色产品设计16个。慈溪智能小家电产业集群获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慈溪智能家电、智能电气产业集群,分别列入省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高端磁性材料产业集群,列入浙江省“新星”产业群。
“换”入发展新赛道,进一步深化推进集群提质建设,打造全国一流智造强市。我市将按照省“415X”和宁波“361”产业集群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优强、绿新高”为导向,打好未来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组合拳,建设全球智能家电创新中心,打造更高水平、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电话:010-58280744
京ICP备11002874号-14|京公网安备110105010864